分享到: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
搜 索      
黄氏牙雕精绝之技 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2014-5-26 8:39:55

图1图1图2图2图3图3

图4图4

黄振效是乾隆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牙雕名师之一,他虽是广州人,但其作品明显带有江南嘉定派雕刻风格。他借鉴了苏州、嘉定派的竹雕技法,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。作品中的高浮雕有的近于圆雕,多层次的雕刻有的深达六七层,整体图案繁丽明朗,立体感强。图案景物布势深远广大,力遒韵雅。图面常作疏密虚实、动静对比,凸显人物神仪。图中有诗,诗中蕴图,妙趣横生,意味无穷。

黄振效是在乾隆二年(1737年)底由当时的粤海关监督伍赛选送入京的。乾隆八年(1742年)三、四月间,他生病居家调养十个多月仍不见好转,乾隆九年病势沉重,遂于五月十一日被送回广东,其后一去不返,结束了长达六年的内廷行走牙雕生涯。

已是广式牙雕高手的黄振效到了京城内廷,仍然求学心切,虚心拜江南刻竹名家封歧氏为师,把江南刻竹名家的高超技艺精髓掌握在手,并与南派牙雕技艺融会贯通。进宫后他的首件作品就给乾隆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,对其大加赞赏,并赐予“在内廷行走”。在等级森严的内廷,没有皇帝的恩准,匠师们绝对不可以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款。但值得庆幸的是,几位广东牙雕匠人凭着精湛的技艺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赞赏,得以在一些作品上留名。黄振效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。

黄振效牙雕渔家乐图笔筒(图1、图2),高12厘米,口径9.7厘米。山壁一侧刻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:“网得鱼虾足酒钱,醉来蓑笠伴自眠。漫言泛宅曾无空,一曲渔歌傲葛天。”有“宸”、“翰”二印及“乾隆戊午长月小臣黄振效恭制”款。此为黄氏给乾隆雕刻的首件牙雕作品,也关系到他今后的艺术地位和经济待遇。根据《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》记载,黄振效于乾隆三年(1738年)正月二十四日所登录的钱粮银是每月三两,乾隆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则赏升为每月八两。

笔筒用一截象牙雕成,外壁雕柳溪停舟渔乐图,图中山石耸立、绿树成荫。一面是岸边丛生的芦苇,几位渔民围坐在松树下举杯畅饮;一面是芦荡风起,一位渔妇抱儿依坐船头,场景生动,富有生活气息。这种带有苏州、嘉定竹刻风格的高浮雕,所刻景物细腻灵透,工细入微。人物的发、须、眼以墨点染,保留着浓厚的雍正时期的牙雕风格特点。松叶如轮,松针纤细鲜明,融合了竹雕、角雕的技巧。此作品不但有广州牙雕玲珑精细的艺术特色,而且参考了宫廷文人画,既有皇家气派,又极为精致考究。

黄振效象牙雕小船(图3),长5.2厘米,宽1.5厘米,高1.7厘米。右船舷下侧阴刻楷书填黑款:“乾隆戊午花月小臣黄振效恭制。”乾隆戊午花月即乾隆三年(1738年)二月。黄振效运用其所擅长的精细牙雕风格,模仿苏州地区工匠擅长的核舟雕刻工艺雕制了这件小船。船身满施镂空雕刻,船首雕三人各司其职,身后有牌坊与船舱隔离。船舱作楼阁式,门窗具备,开合自如,颇为精巧。舱篷上7位船夫正安置船桅。船尾雕回纹护栏,其下船底置船舵,可左右活动。

黄振效牙雕海水云龙纹火链套(图4),长8厘米,宽7.4厘米。镌刻“振效恭制”、“乾隆壬戊”二款。壬戊为乾隆七年(1742年),是他离开造办处的前一年,所以此火链套极有可能是他在造办处的牙雕绝作。火镰套盒呈荷包状,由盖、盒两部分组成。盖、盒口边缘呈覆钟式,刻双线垂如意及蟠夔纹。全器采用浮雕技法,两面上下共凸刻大小行龙20条,火珠7个,其中大龙13条、小龙7条。整个器物的纹饰被苍龙头、躯布满,只在龙的足边露出飞溅的浪花。无论是正龙、行龙的气势均被刻画得雄伟而苍劲。盖顶与盒底各有一长方小孔,由一根明黄带贯穿相连,带两边饰有雕成莲叶形的珊瑚链珠。在象牙盒内装有一条苏绣明黄缎条带,条带上共分七格,正面五个格,背面两个格,格内分别彩绣云纹、夔龙、花蝶、缠枝葫芦等纹。纹饰中夔龙相对各拱有一个用细米珍珠穿出的寿字,所用米珠达164粒,制做精细之至,无与伦比。明黄条带的小夹内盛有镂空錾夔龙纹金火镰一把,小巧玲珑,它标志了使用者的身份。